[ 吳玉才 ]——(2012-4-6) / 已閱23056次
二是通過教育,讓少年學會懂得滿足。說到懂得滿足,可能我們的第一個反應都是正確的金錢觀和價值觀,但是我認為并不僅僅是如此。這里包含的方面,甚至有自我認同感的確認,即對于自我定位的滿足。 滿足不是無條件的輸送,而是在一定的環境下的有條件和限度的輸送。
人是越富裕越幸福么?如同幸福感一樣,滿足感也是需要學習的,如果每個人的“高峰體驗”的頂峰都設置在珠穆朗瑪之巔,那么只能說那個地方太小,大部分人一輩子都要在失意中度過,這顯然有悖于我們的目的。
(二)規范與滿足并行
人們總說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我們當前所作的一切,包括對少年犯罪的研究和討論,最終目的都是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夠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因此筆者得出的結論是,廣義上來說,所有人為了避免未成年人發生犯罪行為而采取的一切規范措施和手段,其出發點為了未成年人自身(當然也可能是由于和自身利益有所關聯,但仍存在為了未成年人自身的方面),通俗而言,那就是出發點是好的。
僅僅規范是不夠的。筆者認為,對一個未成年人,特別是對少年的教育永遠不是“根雕”,通過不斷的削減來最終成型,而應該是“盆景”,雖然有所限制和修剪,但是是為了有利于植物最終成長為符合社會預期的形態,具有自身的活力和生長的動力。
當前社會在提供各式各樣的服務來滿足人們的各類需求,但是在進行服務的時候并沒有能夠區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社會往往會忽略的另一個方面,那就是少年有一些只有在他們特定年齡段才會有的需要,而我們往往粗暴的限制或者視而不見。
三、解決方案舉例
在此,我舉出幾個主動解決方案,因為我認為主動的提前干預要比犯罪后的被動教育更為有效和使用,它不僅能夠對少年犯罪產生控制效果,更對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1.補償教育
補償教育在美國教育系統中十分普遍。當正常的社會化過程不能使兒童形成讀、寫、算以及與他人進行有效交流的愿望與能力時,教育部門制定旨在幫助這些兒童達到起碼的教育水平的學習計劃,屬于再社會化的內容之一。這些兒童大多來自社會底層,家庭人口多(或者是不完整的家庭),收入微薄,父母只受過極少的教育,家庭不能向兒童提供在學校和社會上必須和可能學習的文化范型。他們自信心差,對學習不感興趣,抽象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低,這些都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成績。
在中國,這種補償教育日益受到重視,但目前還僅限于弱智兒童教育中。筆者認為這種教育應當更為普及和免費,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少年接收到更高的教育,同時也讓補償教育減少被“有色眼鏡”看待的幾率。
2.對長期失業者的訓練
一些美國社會學家將“失業者”與“長期失業者”加以區別,認為二者的主要差別在于造成他們失業的原因不同。短期失業者是由國家經濟狀況造成的,如果經濟情況好轉,他們中間的許多人可能恢復原來的工作或找到新的職業。長期失業者則不同,無論國家經濟形勢如何,他們都可能處于失業狀態。他們的特點通常是文化水平低,家庭環境差,缺乏勞動習慣等。
美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出現了試圖使長期失業者再社會化的私人團體,旨在幫助失業者提高社會就業率。而在我國,這樣的義務團體幾乎沒有,缺乏生存技能的少年,即便進入青年,仍然是社會的安全隱患,因此這種基本從業訓練應該更大規模的推廣。
3.家長學校
家庭教育作為社會教育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社會控制的關鍵組成部分,它對少年的影響是重大而深遠的。但是為人父母并沒有資格認證考試的說法,因此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哪些錯誤觀念和行為應當被杜絕和禁止,都是有必要,面向家長來說一說的。
家長學校的模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甚至電視、廣播、網路都可以成為這所“學校”的載體。我相信,通過對家長的教育和引導,不僅可以對少年的外部抑制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時也可以及時糾正家長的一些錯誤行為,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參考文獻:
1.(英)柯林•威爾森著,杜新宇譯:《馬斯洛和后弗洛伊德主義》,華文出版社 2001年版。
2.(美)馬斯洛著,劉燁編譯:《馬斯洛的智慧——馬斯洛人本哲學解讀》,中國電影出版社 2005年版。
3.(美)弗蘭克•G•戈布爾著,呂明 陳紅雯譯:《第三思潮——馬斯洛心理學》,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6年版。
4.彭運石著:《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5.鄭杭生主編:《社會學概論新修(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
總共6頁 [1] [2] [3] [4] 5 [6]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