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明生 ]——(2012-7-8) / 已閱39820次
[18]參見時延安:《中國刑罰改革的方向與坐標》,載法律博客網http://shiyanan.jwd.fyfz.cn/art/482511.htm,2012年3月10日訪問。
[19]參見曾明生:《動態刑法的懲教機制研究——刑事守法教育學引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52-254頁。
[20]參見陳光中:《新刑訴法有利于打擊腐敗、有效遏制刑訊》,載人民網http://tv.people.com.cn/GB/144357/150725/17335338.html,2012年4月20日訪問。
[21]參見尤暢:《本報記者專訪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陳光中談刑訴法修正案亮點:處處體現“尊重和保障人權”》,載《今日早報》,2012年3月9日。
[22]參見陳光中:《步子再大點會修改得更好》,載新浪網http://news.sina.com.cn/c/sd/2012-03-27/032124178077_3.shtml,2012年4月20日訪問。
[23]參見徐靜村主編:《中國刑事訴訟法(第二修正案)學者擬制稿及立法理由》,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35-349頁。
[24]參見卞建林:《刑事訴訟的現代化》,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4頁。
[25]參見封利強:《刑事訴訟現代化圖景的展開——卞建林教授學術訪談錄》,載法律博客網http://evidence.fyfz.cn/art/306908.htm,2012年5月4日訪問。
[26]參見陳衛東主編:《模范刑事訴訟法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頁。
[27]參見王敏遠:《刑事訴訟法律制度的完善并未終結》,載《新京報》,2012年3月15日。
[28]參見熊秋紅:《中國語境下的刑事司法改革》,載《法商研究》2007年第6期。
[29]參見卞建林:《刑事訴訟的現代化》,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45-53頁。
[30]參見段宏慶、閻曉琳:《司法改革需要頂層設計——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法學家呂忠梅》,
載財新網http://video.caixin.com/2012-03-09/100366222.html,2012年3月19日訪問。
[31]參見徐昕:《司法改革的頂層設計》,載《南方周末》,2011年12月9日。
[32]參見孫信之:《程序性裁判公正——我國刑事司法改革的方向》,載《蘭州學刊》2003年第3期。
[33]參見吳慶寶:《司法改革的方法與目標——外國司法改革經驗對我國的借鑒作用》,載北大法律信息網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42926,2012年3月19日訪問。
[34]參見李曉明:《英國21世紀的刑事司法改革——兼論對我國的借鑒與啟示》,載《中國法學》2005年第4期。
[35]參見陳衛東:《我國司法改革的目標述論》,載中國民商法律網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30044,2012年3月21日訪問。
[36]參見龍宗智:《論司法改革中的相對合理主義》,載《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第2期。
[37]參見賀衛方:《不走回頭路》,載《經濟觀察報》,2008年7月12日。類似觀點,參見季衛東:《大變局下中國法治的頂層設計》,載《財經》2012年第5期。
[38]參見賀衛方、陳忠林:《中國法治應該怎樣向前走》,載《檢察風云》2008年第22期。
[39]參見高一飛:《司法改革的方向應當重新調整》,載《中國社會導刊》2008年第28期。
[40]參見高一飛:《調整司法改革方向是糾偏而非走回頭路──兼答賀衛方先生》,載愛思想網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21201,2012年3月21日訪問。另外,何兵教授也持與此類似的立場。他極力主張司法民主化應與司法職業化并舉,認為司法獨立是指司法獨立于官僚,永遠不能說司法獨立于人民。強調陪審制在司法改革中的作用。參見何兵:《中國司法改革方向之爭》,載轉型網http://www.zhuanxing.cn/html/forum/179.html,2012年3月21日訪問。
[41]參見王勝俊:《司法不要搞神秘化》,載《人民日報》,2008年8月28日。
總共8頁 [1] [2] [3] [4] 5 [6] [7] [8]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