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津泉 ]——(2005-6-15) / 已閱116277次
第二部分 學生對學生會的滿意程度及其分析
從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廣大的同學對學校學生會的了解程度是非常低的。學生會作為我們全體學生自己的組織,被了解程度卻如此之低,這樣的情況會給學生會的工作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從我們調查中得到的結果能夠得知,相對“陌生”導致了學生會的工作開展起來非常困難,同學對學生會的滿意程度也比較低。
一、 同學對學生會低滿意程度的描敘
在我們調查的過程當中,很多調查對象一說起學生會就會有一種輕視甚至厭惡的感覺!皩W生會和我們沒什么關系吧”“學生會的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啊,我什么都不知道”這樣的言論頻頻入耳。而問卷當中“總的來說,您對學生會的工作滿意嗎”一題的回答當中,選擇非常滿意和比較滿意的僅僅占了17.84%,連五分之一都沒有。這種對學生會的不滿意集中表現在幾個方面,下面我們將一一闡述。
(一)學生會組織的大型活動沒有多少吸引力
我們學校由學生會組織的大型活動其實挺多的。像傳統的五月鮮花,一二九文藝匯演,籃俱杯籃球聯賽,校長杯足球聯賽,其他的大型活動也是數不勝數。但是相信大家都會看到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每次大型活動前夕,小班的文娛委員問有誰要活動的票時,往往沒有幾個人會積極響應,最后活動開始了觀眾也經常很少,也就是說大家的參與興趣都很低。這從下面的調查題可以看出來。
問卷調查題:“假如學生會舉辦大型娛樂活動,您是否會去?”
項目 頻次 百分比
肯定會去 7 2.67
應該會去 20 7.63
也許會去 164 62.60
不太可能去 50 19.08
肯定不去 21 8.02
而另一方面,學生會的很多同學為了一次大型活動又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從前期的策劃、拉贊助、申請場地、排練都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這樣就形成了兩個極端,一方面同學們覺得學生會沒有干什么事情,甚至抱怨舉辦的活動不精彩。另外一方面學生會的成員又覺得委屈:我們付出了這么多的心血,怎么觀眾這么少,而且還要受人抱怨活動不好,沒有干實事。
(二)學生會的內部費用收支有漏洞
學生會作為一個學生組織,本來其自身的經費是不多的。但是在每次舉行大型活動的時候,外聯部的同學都可以拿到一定的贊助。于是,關于它內部經費支出的去向也就成了一個大眾話題。大概這也驗證了那句“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會有‘腐敗’”吧。為了清楚學生會在同學們的心目中是否“干凈”,我們特地設立了這樣一道題 “您對傳說中的學生會在期末利用剩余的企業贊助資金進行聚餐一事等種種現象的態度是”。在這道題的回答中,選擇“從來沒有聽說過”和“純屬子虛烏有”的僅僅占4.20%,而我們調查的人當中光是校學生會的成員就占了6.20%。也就是說,就算是學生會內部的成員也默認了傳說其實是存在的!
(三)學生會中人加入學生會的動機復雜
同學們對學生會的不滿意,還表現在認為現在學生會的內部人員當初加入的目的并不單純,直白地說也就是純粹是受到利益的驅動。眾所周知,選擇不光是我們學校,所有的高校其學生會成員在評獎學金、評優、入黨推薦等“好處”中占有優勢,也就是所謂的“活動加分”。關于這一點,我們有一道相關的調查題“您認為自己或周圍的同學加入學生活動真實目的是(多選)”。在我們提供的九個備選答案中,“想鋪寬自己的人際網絡”和“爭取課外活動加分”均位列前三。而“想真正的為同學們做點事情”和“為同學說話,反映同學意見”合起來只占了3.48%.當所有的人都認為加入學生會的人目的不純,純粹是為自己的利益著想時,還會有誰去真正相信學生會?此時,我們的學生會又將何去何從?
二、 同學低滿意度的成因分析
對學生會的低滿意度反映了廣大同學的一種心態,而產生這種心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學生會自身制度的問題,社會環境的影響,同學各自的心理制約,等等。
無可否認的是,在當前的中國社會,彼此不信任已經成為老百姓的一種生活常態。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學生們,也是從社會中走進來的,自然也會帶有當今社會文化的烙印。于是,這種社會整體的不信任感也導致了很多人對學生會存有疑慮。然而,這不是我們研究的重點,因為社會的整體文化不是我們可以改變的,它需要很多人的努力。本文我們著重研究由于學生會內部的缺陷而導致同學對它的低滿意度。
讓我們先看一道問卷調查題。
“您對學生會最不滿意的是什么?(多選)”
項目 頻次 百分比
干部官僚化,總認為自己高人一等 92 18.78
經費上腐敗化,費用收支不完善,水分嚴重 72 14.69
干部權力過大,缺乏有力監督 66 13.47
團委對學生會干預過多 66 13.47
學生會沒有透明化,同學不了解它是如何運作的 194 39.59
從這道題可以看出,在我們總結的關于學生會的五個主要問題當中,同學們反響最大的就是學生會的透明化問題。其次是干部官僚化和經費問題。而事先我們預設的團委干預過于嚴重的問題,反倒身居末位。
透明化,是一個公共組織必須做到的一點,也是最難做到的一點。當前我們政府實施的“政府上網工程”、“政務公開”等等都是為了讓政府這個公共組織在所有公民的面前顯得更加透明。而學生會作為我們學生自己的一個公共組織,透明化更應該是其追求的一個目標。遺憾的是,在這一方面,我們學校的學生會做的還遠遠不夠。先不說公開學生會的干部選拔、帳目、活動等什么的,甚至連自身的主要負責人都遠遠沒有達到向廣大學生公開的地步。于是才會出現有那么高比例的同學不知道自己的學生會主席是誰的情況。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會諸位同學辛辛苦苦組織的各項活動才會沒有多少積極參與的人,學生會的人才會在努力做事的同時委屈地頂著各項“罵名”。
當然,透明化不是一兩個學生會中人能夠解決的問題。要真正的做到使學生會透明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需要我們從各項制度上加以規范,絕對不是靠當前幾個學生干部的努力就能夠達到的。而學生會當前存在的其他問題,比如說干部官僚化,經費上腐敗,缺乏有力監督等等,歸根結底,還是它的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帶來的。所以,要想真正解決學生會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從它的制度上著手,加以改進。
三、低滿意度帶來的負面作用
同學們對學生會的這種低滿意度,所帶來的負面效應絕不能低估。它降低了學生會在廣大同學中的威望,加大了學生會各項工作的難度,甚至在校園里衍生了一些不好的風氣。關于這些問題我們設計了一道這樣的調查題!懊看未笮突顒訉W生會主席都會和校方領導一起坐在主席臺上,對此您有什么看法?”在所有回收的有效問卷中,表示“非常贊同”和“比較贊同”的人數比例加起來只有33.21%,連總數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作為學生會最基本的組織結構的同學們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不認同它,那么它的存在究竟有什么樣的意義?
我們的目的是想了解同學們對學生會的低滿意度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及我們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變這種狀況,F在,通過上面的研究,我們已經知道,所有的問題都是由于學生會本身的制度缺陷所引起的。而對于這種缺陷的彌補,我們會在后面加以論述。
第三部分:在北郵實行學生會干部普遍選舉的可行性分析
一、廣大同學對現行學生會干部產生方法的意見
(一)、四年未開的學生代表大會
按照《北京郵電大學學生會章程》的規定,“學生代表大會是本會的最高權力機關,校學生代表大會一般每兩年舉行一次,特殊情況下可延遲或提前舉行”。我們走訪了一些學生會的成員,他們說2003年的學代會因為校慶的原因就沒有開。我們不清楚他們說的是不是真的,但是我們認為,就章程規定的是可以“延遲”或“提前”,而不是取消,并且章程也沒有賦予任何機關、個人以取消學代會的權力。所以我們認為,取消03年學代會的舉動是不符合學生會章程的,說得嚴重一點,因為沒有一個民選的學生代表大會,從03年至今的學生會領導干部都是“非法”的。
一個組織的章程是對于該組織的提綱挈領性的文件,是該組織的最高行動綱領,要修改必須經過一個謹慎、合理的程序,并且必須被遵守,不容漠視。如果一個組織的綱領可以被隨意的踐踏,這個組織也就失去了自身的獨立性了。
(二)、非學代會年的學生會干部產生狀況
一般來講,在非學代會是由學生會常委會來選舉學生會的干部。本屆學生會的干部屬于“中期調整”,即非由學代會選舉產生。學生會章程規定“視工作的需要,經校學生會主席提議,常委會討論通過,調整組織機構,增補和免除學生會干部,進行學生會的中期調整”。但是我們發現,在本屆學生會的“中期調整”中,團委相關老師和團委發揮了一定作用,并且有否決候選人的決定權,這是不符合章程規定的。章程只把非學代會年選舉學生干部的權力賦予了學生會常委會,而“校學生會常委會由學生會主席、辦公室主任、副主席和社團管理辦公室主任組成”,這其中并未有校團委相關老師字樣。可見,在這方面,團委的權力又被擴大化了。
(三)、學生對于學生會現行干部產生辦法的滿意程度
我們前面已經說過,北郵已經有將近四年沒有舉行學生會干部的選舉了。對于這種狀況,我們認為是廣大學生對學生會滿意程度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總共16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