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5594
- 書名:醫療法律學
- 作者:[日]植木哲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6年8月
- 入庫時間:2006-9-10
- 定價:29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植木哲,法學博士,原日本關西大學教授,
2003年受聘于千葉大學社會文化科學研究科,
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兼任日本土地法學會理
事、關西醫療事務法律研究會會長等職。
主要著作:《災害與法——建筑物責任研
究》(一粒社1982年版)、《消費者信用法的研
究》(日本評論社1986年版,該書獲神戶獎)、
《面向環境污染的對應措施》(新日本法規出版
社1995年版)、《醫療法律學》(有斐閣1998年
版,2003年第2版)。
主要編著:《醫療糾紛的案例和爭論點》(金
芳堂1984年版)、《信用法的理論和實踐》(信山
社1990年版,該書獲神戶獎)、《設施的缺陷和制
造物的責任》(法律文化社1990年版)、《醫療糾
紛預防法——醫療事務法律》(日經BP社1990
年版)、《醫療事務法的現代眾生相》(信山社
1992年版)、《世界醫療事務法》(信山社1992年
版)、《現代產品制造物責任法的實務解說》(新日本法規出版社
1994年版)、《醫療判例導讀》(有斐閣1996年版)、《醫療事務法教
科書》(信山社1997年版)等。
序言(日文版)
去年以來至今年初,學術界圍繞克隆人出現
的是非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由于對牛羊等
動物的克隆已接近實用化的階段,最近又將克隆
技術應用到了猿(哺乳動物)的身上,由此看來,
人的克隆化僅是時間上的問題。這一切是否能
稱之為醫療,還是借醫療之名實施的一種違背客
觀規律的行為呢?面對這一現象,法學家應該如
何行動,處理醫療法律問題的醫療事務法,對此
又將如何規定呢?
1983年,我在組織成立醫療事務法民法研
究會時,對于上述問題還感覺有些模糊不清。因
為那時是在從事別的研究的同時兼做醫療事務
法的研究,所以無法準確地表明自己的見解。進
入20世紀90年代后,我在撰寫《醫療判例導讀》
(有斐閣1996年版)的過程中,發現有關醫療事
務法方面的書籍十分缺乏。但在該書出版之際,
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構想,想出版一本集醫療糾紛
處理之大成的書籍,而且發現自己在研究會上發表的課題報告,可
以充當本書的一部分,于是開始著手對自己的研究成果加以總結,
執筆本書。雖然有些部分利用了已寫成的稿件,但大部分是從“醫
療法律學”的觀點作了重新思考,因此可以說是新寫。另外,為了明
確問題之所在,我將重要的事項用粗體字予以標明。
本書旨在從一定的角度,對當今形式多樣的醫療問題進行分析
和整理,設法摸索出一些客觀的解決方案。因為設定何種視角加以
分析是本書的關鍵,所以本書在明確傳統醫療事務法框架的基礎
上,對每一個醫療問題進行了分析和反思,并提出了解決醫療糾紛
的“綜合性醫療事務法的研究方法”(第一章)。這樣的構思,不僅能
夠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思考各項醫療問題,而且還可以使以法學
為中心的跨學科研究成為可能。
但是,問題在于提出什么樣的醫療課題來作為分析對象。從法
學的觀點出發,分析醫療問題時,不能無視醫療糾紛的合理解決(第
二章)。此外,因為醫療糾紛與從事日常醫療活動的醫生的醫療意
識緊密相關,所以有必要對此進行調查(第三章)。而且,由于醫療
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醫生所受的醫學教育和臨床實踐,因此有必要
對傳統的醫療觀作歷史性的反思(第四章)。另外,作為醫療根據的
診療記錄(第五章)和醫生告知患者病情的法律問題(第十一章)是
解決醫療糾紛的關鍵所在,本書將對此詳細論述。
雖然事實上醫療是以診斷和治療為主體,但在治療過程中,藥
物(醫療藥品)所發揮的作用也相當大。此時,對癥下藥的醫生的醫
療責任,與制造和銷售有缺陷的醫療藥品的制藥企業的制造物責任
之間將發生競合(第六章)。對于后者,分析發生大量藥品公害的因
果關系是不可或缺的(第七章)。另外,由于醫療藥品的制造和銷售
是在國家的嚴格監督之下進行的,因此國家的危機管理責任,也將
是本書的論題(第八章)。再有,從社會防御的觀點來看,強制實施
一定的醫療行為是可以容忍的,但因強制實施醫療行為而造成的損
害又將如何救濟,也是本書應解決的問題(第九章)。
尖端技術在醫療上的嘗試、器官置換技術的開發等,醫療技術
的進步與發展可謂日新月異,用法律規范生命技術便成了社會亟待
解決的問題(第十章)。同時,伴隨著尊嚴死和安樂死的出現,臨終
治療的法律學,也應成為研討的對象(第十二章)。
當然,還有許多必須解決的課題。當初,我還打算將諸如藥品
價格的法律學、倫理委員會的法律學以及福利的法律學等作為研討
的對象。限于本書的篇幅,還因本人正在國外進行研究等原因不得
不暫且放棄,將來有機會再作補充研究。
本書得以完成,應該感謝關西醫療事務法研究會(前身為醫療
事務法民法研究會)。在研究會上會員們闡述的各種有益的觀點,
對本書的構想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與醫生們(宇田憲司醫學博
士、山田史郎牙科學博士等)的坦誠交流受益匪淺。此外,感謝有斐
閣第一書籍編輯部的大橋將先生。因為本書的脫稿和校對是在德
國柏林進行的,讓他受累不少。而且,在此期間由于器官移植法和
護理保險法的頒布,需要對原稿進行大幅度的修改,《醫療判例導
讀》出版以來一直承蒙他的關照。
最后,請允許我將本書獻給我的妻子克子和三個孩子。因為在
從事研究之時,讓他們付出了犧牲,希望以此彌補我的罪過。
植木哲
1998年3月
于柏林
共3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