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69484
- 書名:物權法與債權法的制度協(xié)調與規(guī)則契合
- 作者:翟云嶺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6年6月
- 入庫時間:2016-7-26
- 定價:39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大陸法系、英美法系等不同國家以及我國臺灣地區(qū)民法的相關條款與有關判例,對非債清償制度作了較為全面的梳理與研究:第一部分從比較法的角度研究了非債清償?shù)姆裳馗铮坏诙糠终撌隽朔莻鍍斉c不當?shù)美年P系,二者屬于包含與被包含,并列舉排除了非債清償產(chǎn)生的不當?shù)美颠請求權的種類;第三部分分別探討了在三種不同的物權變動模式下;第四部分從我國債權法與物權法協(xié)調的視角以及綜合考慮債的客體因素分析得出了對于非債清償在立法上應當區(qū)別對待。第五部分對文章進行了總結,得出了非債清償產(chǎn)生的返還請求權等法律效果的構造直接決定于物權變動模式的選擇。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清償之于物權法與合同法的不同法律效果
一、引言
二、已經(jīng)實現(xiàn)的債權優(yōu)先于未實現(xiàn)的債權或是
物權優(yōu)先于債權?
三、原因行為與物權變動相區(qū)分原則對于債的
清償?shù)膬r值
(一)出賣人所為給付行為之屬性
(二)出賣人履行轉移標的物所有權的行為
四、結論
第二章以無權處分行為為平臺審視物權法與債權
法的差異
一、引言
二、正當性基礎:區(qū)分理論或其他?
(一)不容置疑的事實:區(qū)分理論已經(jīng)為我國立法
肯定
(二)另類依據(jù):由債權的基本屬性所決定
三、符合善意取得條件的合同為有效?
四、惡意當事人簽訂的合同為無效?
(一)出賣人為惡意時的合同效力確定
(二)買受人為惡意時的合同效力判斷
五、與《合同法》第132條的權利擔保規(guī)定相沖突?
六、還原事實(代結論):《合同法》第51條的定位
與解讀
第三章物權性強制性規(guī)范與債權合同的效力
一、引言
二、《物權法》第191條第2款之規(guī)范屬性
三、抵押人擅自轉讓抵押物的合同效力
(一)無效說
(二)未生效說
(三)效力待定說
(四)有效說
(五)本書觀點
四、結論
第四章求證留置權的本質效力:物權或債權?
一、引言
二、留置權效力的雙重性
三、留置權本質效力的證明
(一)以中國法為視角
(二)比較法上的考察
(三)總結
四、留置與留置權的分離
五、結論
第五章代物清償:鏈接債權與物權的橋梁
一、引言
二、對于代物清償理論的認識與分歧
(一)關于代物清償制度的立法例
(二)代物清償理論的不同表述與歸納
三、對代物清償傳統(tǒng)理論的反思與重構
(一)對清償本體的考察
(二)代物清償:清償?shù)膽B(tài)樣之一
(三)代物清償契約
(四)代物清償法律制度確定
四、透視代物清償與原債之關系
(一)問題的提出
(二)物權行為獨立性問題的再探討
(三)揭開代物清償結果得以發(fā)生原因的面紗
五、代物清償契約責任論
(一)代物清償契約無效
(二)替代物的風險歸屬
(三)遲延履行
(四)他種給付的瑕疵
(五)未履行他種給付
六、結論
第六章非債清償法律問題:債權法與物權法的協(xié)調
一、引言
二、非債清償制度的法律沿革研究
(一)大陸法系國家
(二)英美法系國家
(三)我國的相關立法
三、非債清償與不當?shù)美?
(一)非債清償?shù)幕纠碚撗芯?
(二)非債清償與不當?shù)美年P系研究
四、非債清償與物權變動模式
(一)物權變動模式概述
(二)物權形式主義模式下的非債清償問題研究
(三)債權形式主義模式下的非債清償問題研究
(四)債權意思主義模式下的非債清償問題研究
五、債權法與物權法協(xié)調下的非債清償制度
(一)我國物權變動模式的立法選擇
(二)我國的物權變動模式?jīng)Q定了非債清償應當
區(qū)別對待
(三)債的客體因素考慮
六、結論
第七章清償?shù)殖湟?guī)則
一、引言
二、清償?shù)殖渲贫鹊幕纠碚搩群?
(一)清償?shù)殖涞幕竞x
(二)清償?shù)殖渲?
(三)清償?shù)殖湓趥奶厥馇鍍敺绞街械倪m用
三、清償?shù)殖涞念愋图暗殖湟?guī)則
(一)基于當事人合意的抵充
(二)基于當事人單方指定的抵充
(三)基于法定的抵充
四、我國清償?shù)殖渲贫戎⑴c完善
(一)清償?shù)殖渲贫鹊脑O立意義
(二)我國有關清償?shù)殖渲贫鹊牧⒎ìF(xiàn)狀
(三)完善清償?shù)殖渲贫葢斪裱脑瓌t
(四)我國清償?shù)殖渲贫戎畠热萃晟?
(五)清償?shù)殖渲贫鹊捏w系研究
五、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