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84819
- 書名:衡平法難題
- 作者:(澳)格里斯特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20年6月
- 入庫時間:2020-7-5
- 定價:119
圖書內容簡介
通過具體案例和判例,運用新的歷史材料、比較視角和理論方法闡釋了衡平法理論和方法的斷層,也即是需要重新闡明的衡平法律規則。這些內容的寫作者來自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的律師和杰出學者,討論了違反衡平義務(包括信義義務)的財產責任和個人責任、破產的衡平權利、非明示信托的創立、自我交易規則、家族破落中的財產分配、阻礙衡平贖回、不當得利的適宜性分析,還探討了一些特定的問題如方法論、組織法。這些研究對于學者和實務者具有重要價值,也有助于中國的法官發展普衡平法規則。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英國和澳大利亞的不當得利與衡平原則對比
第一部分導言
第二部分高等法院中的不當得利與衡平法
第三部分上議院中的不當得利和衡平法
第四部分高等法院和上議院采用的理論方法差異
第五部分法院采用不同方式的原因
第六部分結論
第二章代位求償、衡平法與不當得利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澳大利亞和英國的分歧
第三部分Bofinger v.Kingsway Group案
第四部分“不當得利”與“顯失公平”的作用
第五部分關于不當得利的趨同觀點
第三章衡平法贖回權的阻礙:不斷變化的衡平法干預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20世紀前有關法律原則的發展
第三部分歷史變遷和反阻礙原則
第四部分當代司法對待反阻礙原則的態度
第五部分結語
第四章未來財產權轉讓與優先權
第一部分基本問題:受讓人的衡平法保護與保護債權人免受轉讓損害
第二部分衡平法上轉讓的實施
第三部分未來轉讓以及非占有性擔保問題
第四部分優先權收回和“欺詐意圖”
第五部分法定優先方案的重要延伸
第六部分“欺詐意圖”與衡平法上的欺詐——犯罪意圖問題
第七部分犯罪行為、評估優先權時的唯意志論與混合動機論
第八部分無力償債前的新資金和往來賬戶
第九部分限制對優先權的管轄權:20世紀30年代
第十部分結語:新的法律,舊的故事?
第五章受信人“自我交易”規則
第一部分導言:信義義務與無能力
第二部分自我交易規則
第三部分總結
第六章參與違反信托或信義義務的責任承擔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學理差異
第三部分對先例的不同處理方法
第四部分提煉抗辯原則
第五部分對衡平法先例的深度思考
第六部分總結
第七章衡平補償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濫用信托財產
第三部分非托管信義義務
第四部分結論
第八章信托與明知:澳大利亞的經驗
第一部分引言
第二部分積極規則
第三部分澳大利亞判例
第四部分結語
第九章家庭資產糾紛中衡平法適用的限制
第一部分緒論
第二部分理論限制(1)——矯正正義視角
第三部分理論限制(2)——有限集合的觀點
第四部分結論:理論限制的超越
第十章推定信托:對救濟理論的理解
第一部分緒論
第二部分制度性推定信托與救濟性推定信托
第三部分法院財產令的替代——對人救濟
第四部分動機和政策
第五部分確認“雙方”和“三方”對物財產返還
第六部分結論
第十一章新西蘭與新南威爾士衡平法之思考
第一部分緒論
第二部分“其他法律”的影響
第三部分懲罰性賠償
第四部分違反信義義務損失的原因
第五部分禁反言
第六部分總結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