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97673
- 書名:歷史、比較視野下的合同附隨義務研究
- 作者:汪倪杰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24年9月
- 入庫時間:2024-10-24
- 定價:93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在歷史、比較視野下全面考察合同附隨義務問題的解決途徑。首先針對附隨義務問題的主要調整模式開展縱向溯源和橫向比較,研究、考察羅馬法對于附隨義務問題的調整模式、19世紀德國法學對附隨義務問題忽略的成因。其次,厘定附隨義務與債法內部要素之間的互動關系,側重德國法上債法義務群中變化過程的考察,重點探究先合同階段義務與履約階段義務之間的互動關系。再次,在國際比較法與示范法上尋找附隨義務學說的對應物。最后,對我國民法上的合同附隨義務的重構提供解釋論方案,并對其體系效應提供論證。
圖書目錄
"目 錄
緒 論
一、我國附隨義務學說的三個基本問題
(一)附隨義務與給付義務之間的關系不清
(二)附隨義務違反的歸責原則并不明確
(三)附隨義務的適用范圍并不統一
二、歷史、比較視角下附隨義務的再理解
(一)引入歷史、比較視野的必要性
(二)研究方法:法教義學的功能化與歷史、比較方法的展開
三、本書的寫作安排
第一章 羅馬法上附隨義務問題的調整模式
一、概述
(一)在羅馬法中定位附隨義務問題
(二)錢款判罰原則與嚴法/誠信訴訟的區分
二、給付不能情形下的過錯與附隨義務
(一)“債務持續”與過錯
(二)“債務持續”與附隨義務
(三)誠信訴訟中的給付不能與締約階段的行為義務
三、給付遲延情形下的過錯與附隨義務
(一)嚴法訴訟中的過錯與責任范圍
(二)誠信訴訟中的過錯與損害賠償范圍
四、瑕疵給付情形下的過錯與附隨義務
(一)物之瑕疵情形下的過錯與附隨義務
(二)權利瑕疵與附隨義務
(三)瑕疵履行與附隨義務
五、結語
第二章 19世紀德國法中附隨義務問題的解決模式
一、概述
二、給付概念與附隨義務
(一)薩維尼理論中的債與給付概念
(二)附隨義務概念的提出
三、給付不能理論的構建與附隨義務
(一)既有不能與附隨義務
(二)嗣后不能與附隨義務
(三)涉標的物品質不能與附隨義務
四、締約過失理論與附隨義務
(一)標的物瑕疵的重構與締約過失理論
(二)告知義務與附隨義務
(三)締約過失理論對羅馬法模式的改造
五、19年《德國民法典》買賣契約中的附隨義務問題
(一)給付不能體系與附隨義務
(二)標的物品質瑕疵與附隨義務
六、結語
第三章 德國現代法上附隨義務的產生與演變
一、概述
二、履約階段行為義務理論之發展
(一)積極違約理論對給付障礙類型的突破
(二)附隨義務理論與給付外行為義務的建構
(三)保護義務理論的興起與債法義務體系的嚴苛化
三、先契約階段行為義務理論之發展
(一)積極違約的類推適用與締約過失的擴張
(二)有機體說與先契約階段的孤立化
(三)法外義務說與締約過失責任的法定化
四、先契約與契約關系中行為義務的整合
(一)“無主給付義務法定債務關系”說下積極違約與締約過失的聯結
(二) “統一法定保護關系”說下保護義務的統一
五、買賣合同瑕疵擔保法中的對應變造
(一)就《德國民法典》第463條(舊)與一般給付障礙法關系的爭論
(二)過失隱瞞、締約過失與積極違約之間的關系
(三)附隨/保護義務對締約過失與積極違約的替代
六、保護義務的法定化及債法義務群的重構
(一)保護義務理論的引入與附隨義務的分裂
(二)保護義務與給付義務在給付障礙法中的關系
(三)小結
七、結語:對現行德國法的歷史評價
第四章 《國際商事合同通則》中的默示義務考察
一、概述
二、英美法默示條款理論的興起
(一)默示允諾與英美合同法的形成
(二)默示條款的早期形態
(三)默示條款的主要類型
(四)默示條款與附隨義務的比較
三、PICC(1994)中的默示義務理論
(一)關于履行與不履行的立法選擇
(二)默示義務規范的形成
(三)合同義務履行優先性的緩和
(四)義務違反與損害賠償的關系
(五)履約與締約階段義務的關系
四、結語
第五章 我國《民法典》中附隨義務體系的重構
一、概述
二、原《合同法》中的附隨義務問題
(一)原《合同法》第6條中給付義務與附隨義務的關系
(二)締約過失與附隨義務的關系
(三)損害賠償與附隨義務的關系
(四)小結
三、《民法典》中附隨義務的新問題
四、重構我國債法義務群的既有嘗試
五、對附隨義務歷史比較的回顧
六、未約定義務體系的建構
(一)從附隨義務到未約定義務
(二)從無過錯到過錯責任
(三)構建廣義的未約定義務
七、未約定義務的體系效應
(一)未約定義務與繼續履行請求權
(二)未約定義務與合同解除
(三)未約定義務與損害賠償
結 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