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0243
- 書名:法理學(博學法學系列)
- 作者:公丕祥
- 出版社:復旦
- 出版時間:2002年9月
- 入庫時間:2003-1-27
- 定價:55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內容提要
本書目在對現代法理學的基本理論問
題作出新的分析與敘述。全書包括法的現
象的本體與價值、法的現象的歷史邏輯、
法律調整、法律的創制、法律的實現和法
制現代化六篇。全書運用馬克思主義法律
觀,分析法與法律的基本問題,探討法律
運行的內在機理,揭示法制現代化的客觀
規律性,進而審視和回應當代法律變革進
程所提出的諸多重要論題。全書堅持傳承
與創新相結合,既傳承當代中國法理學的
優良學術傳統,又對法理學的重要課題作
出了創造性的闡釋;堅持理論與實證相結
合,既注意提升法理分析的水準,又注意
從理論的高度解讀當代法治進程中的重要
法律現實問題;堅持內容與形式相結合,
既強調教材內容的完整系統性,又重視敘
述形式的生動性。全書立意新穎,內容豐
富,論說透辟,是高等院校法律專業本科
生和研究生及法學愛好者研習法理學的理
想教材和適用讀物。
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法理學的性質與范圍
一、法理學與法哲學
二、法理學的研究對象
三、法理學領域的基本問題
第二節法理學的歷史發展
一、中國法理學的歷史沿革
二、西方法理學的進化
三、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的偉大革命
第三節法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歷史辯證的方法
二、系統考察的方法
三、比較分析的方法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一編法的現象的本體與價值
第二章法與法律的關系
第一節西方思想家論法與法律
一、以人類精神為基點的論說
二、德國古典法哲學的反思
三、從法律自身出發來理解的學說
第二節馬克思恩格斯論法與法律
一、早期著作中的探索
二、《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的理論分析
三、《資本論》及其后的相關闡釋
第三節法與法律的關系
一、語言學的辨析及其意義
二、法與法律的概念特征
三、法與法律的區別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三章法的現象的特征與本質
第一節法的現象的特征
一、法的現象受社會經濟關系制約
二、法的現象相對獨立于社會經濟關系
三、法的現象具有形式性與自治性
四、法的現象反映人們認識規律、表述意志到創制規則的
過程
第二節法律的特征
一、調整行為關系的規范
二、由國家專門機關制定、認可和解釋
三、以權利義務雙向規定為調整機制
四、通過程序而強制予以實施
第三節法的現象的本質
一、法的現象的規律性與意志性
二、法的現象的共同性與階級性
三、法的現象的正義性與利益性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四章法的現象的功能
第一節法的現象功能的概念
一、法的現象功能的含義
二、法的現象功能的特征
第二節法的現象功能的類型
一、社會整合意義上法律功能的分類
二、社會影響性質意義上法律功能的分類
第三節法的現象功能的狀態
一、法律對行為的影響
二、法律對社會關系的影響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五章法的現象的價值
第一節法的現象價值的概念
一、價值的概念
二、法的現象價值的涵義
第二節法的現象的價值評價
一、法的現象價值評價的概念
二、法的現象價值評價的主體和對象
三、法的現象價值評價的標準
第三節法的現象的價值形態
一、法的現象與利益
二、法的現象與秩序
三、法的現象與正義
四、法的現象與自由
五、法的現象與效率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二編法的現象的歷史邏輯
第六章法的現象的起源
第一節原始公社調整系統的性質與特征
一、原始公社的組織形式
二、原始公社調整系統的性質與特征
第二節法的現象起源的一般規律
一、法的現象起源的過程
二、法的現象起源的一般規律
三、原始公社習慣與法律的主要區別
第三節法的現象起源的多樣性
一、法的現象起源的雅典形式
二、法的現象起源的羅馬形式
三、法的現象起源的德意志形式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七章法的現象發展的歷史類型
第一節法的現象歷史類型的概念
一、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基本看法
二、劃分法的現象歷史類型的依據
第二節以人對人的依賴關系為基礎的法律類型
一、前資本主義社會法律類型的社會基礎
二、前資本主義社會法律類型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以人對物的依賴關系為基礎的法律類型
一、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法律類型之社會機制
二、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法律類型之特征
第四節以人的自由發展為基礎的法律類型
一、以人的自由個性為基礎的法律類型之社會機制
二、新型法律的本質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八章法的現象發展的繼承性
第一節法的現象發展繼承性的界定
一、概述
二、法的現象歷史繼承性的規定性
第二節法的現象發展繼承性的內容和方式
一、法的現象發展繼承性的內容
二、法的現象發展繼承性的方式
第三節法的現象發展繼承性的根據
一、法的現象發展繼承性的哲學根據
二、法的現象發展繼承性的社會根據
三、法律發展的相對獨立性問題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九章法系的一般分析
第一節法系與法律文明
一、文明與法律文明
二、法律文明的類型與法系的劃分
第二節西方兩大法系
一、民法法系的形成與發展
二、普通法法系
三、兩大法系基本特征比較
第三節東方法律文明
一、中國法律文明
二、印度法
三、伊斯蘭法
第四節法系與法律文化
一、法律文化的概念
二、法律文化的分類與法系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三編法律調整
第十章法律調整的一般分析
第一節法律調整的概念
一、法律調整的含義和特征
二、法律調整的對象
第二節法律調整的機制
一、法律對利益的模式化
一、法律調整的能量
三、法律調整的過程
第三節法律調整的方式、方法與類型
一、法律調整的方式
二、法律調整的方法
三、法律調整的類型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十一章權利、權力與法律調整
第一節權利和權力的概念
一、權利的概念
二、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三、權力的概念
四、權利與權力的區別
第二節作為法律調整重心的權利與權力
一、權利一權力關系是法律調整對象的重心
二、權利與權力的相互依存關系
三、權力對權利的作用
四、權利與權力的沖突關系
第三節法律調整與權利保障
一、權利立法
二、法律對權利的分類調整
三、權利保障的方式
第四節法律調整與權力控制
一、權力運行的一般規律
二、法律與權力分工
三、法律與權力制約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十二章法律調整與法律程序
第一節法律程序概述
一、法律程序的一般特點
二、法律程序的分類
三、正當程序的起源與發展
第二節正當程序的特征與要素
一、正當程序的特征
二、正當程序的要素
第三節法律程序的地位與價值
一、法律程序的相對獨立性
二、法律程序的內在價值
第四節正當程序在法律調整中的作用
一、法律程序對法律行為的調整方式
二、法律程序對法律適用的作用
三、法律程序的意義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十三章法律調整與道德調整
第一節道德的概念
一、道德的涵義
二、道德的結構
第二節法律調整與道德調整的一般關系
一、中西方關于法律與道德關系的主要觀點
二、法律調整與道德調整的共通性
三、法律調整與道德調整的區別
第三節法律的道德價值基礎
一、法律的道德價值基礎的理論依據
二、法律的道德價值基礎在法治實踐中的體現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十四章法律調整與法律意識
第一節法律意識的一般屬性
一、法律意識的內涵
二、法律意識的規定性
第二節法律意識的基本分類
一、個人法律意識、群體法律意識、社會法律意識和人類法律
意識
二、法律知識、法律理想、法律情感、法律意志、法律評價和法
律信仰
三、法律心理、法律觀念和法律意識形態
第三節法律意識在法律調整過程中的作用
一、法律意識的法制建構功能
二、法律意識的法制運行功能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十五章法律調整與法治國家
第一節法治與法治國家概述
一、法治的涵義
二、西方法治思想的歷程
三、法治國家的內涵
第二節法治國家原理
一、法治國家的基本構造與社會條件
二、法治國家的標志
三、法治國家模式的比較
第三節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一、社會主義與法治國家
二、法治國家在中國的進程
三、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現實目標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四編法律的創制
第十六章法律創制的機理
第一節法律創制的概念與特征
一、法律創制的概念
二、法律創制的特征
第二節法律創制的原則
一、立法的民主化原則
二、立法的科學化原則
三、立法的法治化原則
第三節法律創制的程序
一、立法程序概述
二、我國立法的基本程序
第四節法律創制的方法
一、法律創制方法的概念與意義
二、法律創制方法的分類
三、規范性法律文件系統化的方法
本章小結
思考題
第十七章立法體系
第一節立法體系的概念與特點
一、立法體系概述
二、中國的立法體系
第二節立法的等級效加
一、立法等級效力的概念與意義
二、我國的立法等級效力
第三節法律的淵源
一、法律淵源的概念
二、法律淵源的歷史發展
三、法律的分類
四、當代中國的法律淵源
第四節立法的監督機制
第十八章法律的要素
第十九章法律體系
第五編法律的實現
第二十章法律實施概述
第二十一章司法機理
第二十二章法律職業
第二十三章法律關系
第二十四章法律責任
第二十五章法律秩序
第六編法制現代化
第二十六章法制現代化
第二十七章法制現代化的標準
第二十八章法制現代化的模式
第二十九章法制現代化的矛盾運動
主要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