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5384
- 書名:中國土地制度的研究(中國近代法學譯叢)
- 作者:[日]長野 郎
- 出版社:政法大學
- 出版時間:2004年7月
- 入庫時間:2004-8-23
- 定價:26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土地制度的沿革…………………………………………………(1)
一、氏族部落時期……………………………………………(2)
(一)前期…………………………………………………(2)
(二)后期…………………………………………………(4)
二、封建時代…………………………………………………(7)
(一)封建制度和土地制度………………………………(7)
(二)井田制度和社稷觀念………………………………(9)
甲、井田之理論的根據……………………………(10)
乙、授田的方法……………………………………(12)
丙、還田的制度……………………………………(25)
(三)井田實施的狀態及其崩壞…………………………(27)
三、官僚政治時代…………………………………………(32)
(一)由秦朝到民國………………………………………(32)
甲、官僚政治的發生………………………………(32)
乙、自治破壞與井田的復活難……………………(37)
丙、官僚政治與土地制度…………………………(40)
(二)民國以后(刪去)…………………………………(43)
土地分配及所有權問題………………………………………(65)
一、在土地分配上所表現的官治和自治…………………(65)
(一)土地兼并的自然防止………………………………(65)
(二)土地分配的現狀……………………………………(69)
甲、農村耕地的分配不均和過小農的存在………(70)
乙、全國的土地和人口配合的不平均……………(76)
(三)在土地分配上所表現[1構官僚政治的弊害………(92)
甲、官僚階級土地兼并的增進……………………(92)
乙、隨著開墾發生的弊害…………………………(93)
(四)土地價格和土地分配的關系………………………(94)
二、土地所有權和自治體的關系…………………………(98)
(一)所有權的所在………………………………………(98)
甲、農民以外的土地所有者………………………(99)
乙、農民離村和不在鄉地主的增加………………(109)
(子)農民離村之史的考察……………………(109)
(丑)農民離村的現狀…………………………(110)
(寅)在鄉地主和不在鄉地主…………………(112)
(二)由土地所有權轉移而發生的私法和公法
的關系……………………………………………(115)
甲、合法的手段……………………………………(116)
(子)買賣………………………………………(116)
(丑)出典………………………………………(118)
(寅)遺產承繼…………………………………(121)
乙、不法的獲得……………………………………(123)
(子)兵亂………………………………………(124)
(丑)由共產黨的土地革命而被收沒的………(124)
(寅)軍閥………………………………………(124)
丙、特別的方法……………………………………(124)
(子)開墾………………………………………(124)
(丑)荒蕪地的分配……………………………(125)
土地整理問題…………………………………………………(165)
一、土地整理的失敗和官治主義…………………………(165)
(一)歷代整理的概要…………………………………(165)
(二)土地整理不能實行的原因………………………(166)
二、土地整理和自治………………………………………(169)
土地課稅問題…………………………………………………(188)
一、土地課稅之意義的變化………………………………(188)
(一)周代及周代以前的稅法…………………………(188)
(二)周代以后的稅法…………………………………(193)
二、在土地課稅上所表現的官治主義的影響和
自治組織的作用………………………………………(197)
(一)課稅失其負擔的公平,只計征收的容易
和收入的增加………………………………………(198)
(二)賦稅制度,是為便于中間階級獲得利益
而造成的……………………………………………(200)
(三)在土地課稅上所表現的地方性……………………(204)
佃種制度的研究………………………………………………(234)
一、佃種制度的發生及其發達過程[1]…………………(234)
二、在佃種制度上所表現的政治、社會、
經濟的要因……………………………………………(239)
(一)佃種制度的發達和政治、社會及經濟
的要因……………………………………………(239)
甲、影響于佃種制度之發達的政治、社會
的要因…………………………………………(240)
乙、佃種制度發達和經濟上的關系………………(241)
(二)自耕佃種比例的變化和政治、社會、經濟
的原因……………………………………………(244)
甲、政治的原因……………………………………(244)
乙、社會的原因……………………………………(244)
丙、經濟的原因……………………………………(245)
丁、其他的原因……………………………………(246)
(三)在佃種制度種類上所表現的中國政治、社會、
經濟的特殊性……………………………………(247)
甲、政治上的特殊性………………………………(247)
乙、社會上的特殊性………………………………(248)
丙、經濟上的特殊性………………………………(249)
(四)在地租上所表現的政治、社會、經濟
的特性……………………………………………(252)
[1]譯文原為“佃種種制度的發生及其發達過程”,與正文不符。現據正
文改正。——點校者注
甲、政治的特質的影響……………………………(252)
乙、經濟的特質的影響……………………………(253)
丙、社會的特質的影響……………………………(254)
三、在佃種制度上所表現的官僚思想……………………(254)
(一)地租以外所課的力役和雜稅……………………(254)
(二)中間支配人的存在………………………………(255)
(三)官僚地主和普通地主……………………………(255)
四、私法發達對于土地制度的影響………………………(258)
(一)對人信用的佃種制度……………………………(258)
甲、慎重佃農的選定………………………………(258)
乙、因重視個人信用不重視契約,故契約多是
口頭的…………………………………………(258)
(二)地主的自衛處置…………………………………(259)
甲、地租預納的制度………………………………(259)
乙、押金制度………………………………………(259)
五、佃種制度上的兩個重要問題…………………………(259)
(一)佃農生活安定的問題……………………………(260)
甲、農家的收入……………………………………(260)
乙、農家的負債……………………………………(265)
丙、生活安定的方法………………………………(268)
(二)田面權和田底權的問題…………………………(268)
附錄(補充)………………………………………………(323)
第一編土地制度的沿革………………………………(323)
第三章官僚政治時代……………………………………(323)
第二節民國以后………………………………………(323)
本書共3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