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1212
- 書名:勞動法新論(當代法學名著譯叢)
- 作者:黃越欽
- 出版社:政法大學
- 出版時間:2003年4月
- 入庫時間:2003-4-29
- 定價:56
圖書內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第一部 勞動法之基礎觀念
第一章 勞動關系之演進
第一節 勞動關系之歷史觀察
一、不自由勞動時代
二、租賃勞動時代(羅馬法時代)
三、團體主義時代(日耳曼法時代)
四、雇傭契約時代
五、勞動契約時代
六、資訊社會時代
第二節 現行勞動法之演進與展望
一、第一個世代從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
二、第二個世代從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八四年
三、第三個世代從一九八四年迄今
第二章 勞動法學
第一節 勞動法與勞動法學
一、勞動法
二、勞動法學方法論
三、制度繼受與價值觀問題
四、勞動法之法源
第二節 勞動法之地位
一、概說
二、勞動法與民法的關系
三、勞動法與刑法的關系
第三章 勞動基本權
一、前言
二、基本權之演變
三、基本權之體系與類型
四、自由的基本權與社會的基本權
五、現行法律體系之勞動基本權
六、結社自由權與勞動者團結權
七、檢討
第四章 國際組織與公約
一、緒說
二、國際勞動法的法源
第二部 勞動法本論
第一節 勞動法制之理念
第二節 在協約自治與國家統合之間
一、斗爭模式
二、多元放任模式
三、協約自治模式
四、統合模式(Corporatism)
第一編 雇用關系法一個別勞動關系
第一章 勞動契約法總論
一、緒說
二、現行勞動契約法制
第一節 勞動契約之性質與種類
一、勞動契約之性質
二、勞動關系之種類
第二節 勞動契約之基本原則與特色
壹、勞動契約之基本原則
一、工資續付原則
二、勞務給付義務不得強制原則
三、危險負擔之責任歸屬于雇主原則
貳、勞動契約之特色
一、勞動契約之從屬性
二、勞動契約之繼續性
三、集體勞動關系(團體)的影響
第三節 勞動契約關系之當事人
一、雇主
二、勞工
第四節 勞動契約之成立
一、勞動契約之締結
二、效力限制
第五節 與雇傭契約、承攬契約之區別
一、雇傭契約之特征及與承攬契約之區別
二、勞動契約之特征及與承攬之區別
第六節 工作規則
一、工作規則之意義
二、工作規則之性質
三、現行法對工作規則之法律性質所采的態度-法規說
四、法規說之檢討
五、工作規則與法令及團體協約之關系
六、雇用人之指示權
第七節 勞動契約之終了
一、勞動契約依民法之規定終了
二、勞動契約依社會法之原因終了——退休
三、勞動契約依勞動法之規定終了
四、勞動契約終止權之行使及其效力
第二章 勞動契約法各論
第一節 受雇人之權利義務
一、工作義務
二、忠誠義務
第二節 雇用人之權利義務
一、報酬給付義務一工資義務
二、保護照顧義務
三、提供經濟地位向上機會之義務
四、對受雇人智慧財產權之保護義務
第三節 懲戒
一、懲戒權之法律根據
第四節 職業災害補償
一、職業災害之雇主責任
二、業務招人承攬時職業災害雇主責任
第三章 勞動條件法總論
第一節 勞動條件基準法定
一、勞動條件之意義
二、勞動基準法之性質
三、勞動基準法之效力
四、勞動基準法之監督
第二節 均等待遇
一、現行法有關均等待遇之規定
二、兩性工作平等法
第四章 勞動條件法各論
第一節 工資
一、工資之意義及其決定
二、我們基本工資審議辦法
三、基本工資意義之轉變
四、一般工資種類
五、傭金
六、工資續付義務
七、工資保護
第二節 工作時間
一、工作時間之意義
二、休息、休假
第三節 工作地點與調動
一、有關規定
二、學理探討
三、調動之效力
第五章 雇用關系法之未來發展
一、雇用關系之轉變
二、重要發展
第六章 勞資合作與勞工參與
一、勞資合作的意義
二、從勞資合作到產業民主制
第二編 勞資關系法一集體勞動關系
一、學理探討
二、實際發展
第一章 工會法
第一節 導論
一、工會概說
二、工會之意義
三、雇主團體
第二節 工會之主管機關
第三節 工會之任務
一、工會之主要任務
二、其他任務
第四節 工會之種類
一、產業工會(1ndustrial union)
二、職業工會(Craft union)
第五節 工會之設立
一、工會之設立
二、團結權之效力
三、工會之禁止與限制
四、一元化制度之檢討
第六節 工會之會員
一、工會法之規定
二、強制入會之檢討(消極團結權問題
第七節 工會之機關
第八節 工會之經費
一、經費之來源
二、經費之支付
三、經費之稽核
第九節 工會之監督
一、勞資或雇傭爭議之監督
二、工會會務之監督
第十節 工會之保護
一、工會職員及會員之保護
二、工會財產之保護
第十一節 工會之解散
第十二節 工會之聯合組織與基層組織
第二章 團體交涉
第一節 當事人與交涉代表
一、當事人
二、團體交涉之代表機關
三、團體交涉之代表
四、主管機關派員指導
第二節 團體交涉之內容、態樣與結果
一、團體交涉之內容
二、團體交涉行為之態樣
三、團體交涉之結果
第三章 團體協約法
一、團體協約之意義與性質
二、團體協約之當事人
三、團體協約之訂立
四、團體協約之內容
五、團體協約之終止
六、團體協約之效力
第四章 爭議權之行使
一、勞動斗爭權之意義
二、罷工之基本概念
第五章 不當勞動行為
一、不當勞動行為禁止制度之建立
二、美國工會保護立法之沿革
三、日本的工會保護
第六章 勞資爭議處理法制
第一節 我之勞資爭議處理法
一、勞資爭議之意義
二、勞資爭議處理之原則
三、勞資爭議處理之方法
四、勞資爭議處理法之理論與實務
第二節 重要代表性模式之介紹
一、日本制度
二、瑞士制度
三、美國制度
四、德國制度
第七章 勞動司法
第一節 勞動司法之基本原則及其發展
一、勞動司法制度的形成
二、勞動司法制度之獨立形成
三、勞動司法獨立體系之沿革
第二節 勞動法院組織與功能之比較
第三編 勞工社會安全與福祉法制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歷史沿革
一、早期之發展過程
二、古典時期的社會福利政策
三、第一次大戰以前之發展
五、社會安全
第二節 勞動法與社會法的關系
一、交換的正義與分配的正義
二、當代契約與代間合作契約
三、契約自由與契約強制
四、勞動法與社會法之關系
第二章 勞工社會安全法制
第一節 勞工保險條例
一、意義
二、沿革
三、保險人
四、被保險人
五、保險給付
六、保險費率
七、保險費分擔比例
第二節 職業災害保險
一、理論之沿革
二、職業災害保險實務
第三節 職業病與過勞死
一、職業病
二、過勞死
第三章 勞工福祉法制
一、勞工福祉之意義
二、勞工福祉之內容
第四編 勞動市場法制
第一節 緒說
一、勞動市場公正性原則
二、勞動市場規范民主化原則
三、充分就業原則
第二節 勞動市場法制之當事人
一、各種當事人間之關系
二、政府部門在就業服務中的基本職能
第三節 我們勞動市場政策
一、勞動市場政策之沿革
二、勞動市場政策之指導機關
三、勞動市場政策工具
第一章 職業訓練法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職業訓練法之理論與實際
一、職業訓練之實施
二、職業訓練機構
三、職業訓練師
四、技能檢定及證照
第二章 就業服務法
第一節 導論
一、歷史濫觴
二、政策之進程與轉折
三、從“職業介紹”、“就業服務”到“人才產業”
第二節 就業服務法之理論與實務
一、原則
二、主管機關
三、促進就業
四、就業服務機構
五、外國人之聘雇與管理
第三章 就業保險法
一、就業保險
二、失業救助
第五編 工作環境權法
一、工作環境權觀念之產生
二、工作環境權之意義
三、工作環境權之內容
四、現行法制之檢討
第一章 勞工安全衛生法
第一節 總說
一、權利義務主體
二、定單
三、適用范圍
第二節 安全衛生設施
一、安全衛生設施義務
二、工作場所立即危險之安全措施
三、勞工之健康檢查
第三節 安全衛生管理
一、雇主之義務與承攬人之責任
二、童工、女工之工作限制
三、安全守則
第四節 監督與檢查
一、檢查不合格之效力
二、勞工之申訴權
第二章 勞動檢查法
第一節 緒說
一、主管機關
二、檢查事項之范圍
第二節 勞動檢查機構
一、辦理機構
二、檢查計劃與資料之建立
第三節 勞動檢查員
一、任用與訓練
二、禁止行為與利益回避
三、職權
第四節 代行檢查機構及代行檢查員
一、代行檢查機構之資格、收費標準
二、代行檢查員之適用規定
第五節 檢查程序
一、調查與檢驗行為之進行
二、記錄及報告違法行為
三、危險性工作場所之審查或檢查
四、重大職業災害之檢查
五、停工與復工
六、勞工申訴之處理
第六節 勞動檢查法之檢討
一、定義 二、影響
三、規范
附錄
“勞委會”指定適用勞基法行業之時間序列
指定適用”勞基法“第三十條之一的行業
“勞委會”指定適用“勞基法”第八十四條之一的工作者
中文索引